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改善全国各地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公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更加便利,让我们的经济更有活力。
细化电池拆解的技术标准、监督和推出机制。人大代表观点之垃圾分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印萍:建议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立法。
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健全建筑垃圾收集清运消纳管理体系,规定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运往城市指定的消纳场处置,谁产生谁付费,做到责任明确,同时严格执法,对非法倾倒建筑垃圾的予以严厉制裁。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进展不快,尚属起步阶段,还存在缺乏配套的法规、产品标准和产业政策等问题。二是危废处理行业存在产业缺口大、产能利用率不足、恶性竞争等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说,目前危废处理行业主要存在三大难题:一是危废处理存在缺乏全面规划、制度设计缺陷多、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对此,他建议,强化建筑垃圾的源头管控。
张近东建议,应尽快制定快递业绿色包装和过度包装国家标准,明确快递业绿色包装使用率和回收率标准。一是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培养公众环保意识。近年来山顶种楠竹、山腰种猕猴桃、山下养鱼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把这个曾经边远贫困的村寨,发展成全村70%的农户年收入超5万元的小康村。
羊风极说,要用好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电商,搞好乡村旅游增加收入。未来的农村什么样?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从1998年带头种橡胶,到2017年和乡亲们办起合作社养鸡、养猪,羊风极和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种得好、养得好、卖得好。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不仅钱包鼓了,农村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乡村振兴关系到我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和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近年来,绿色有机蔬菜、生态水果在市场上获得消费者青睐,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生态种植业的发展。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很突出。那边海上渔船还在外海作业,这边线上的订单已被抢购一空。
据韩长赋介绍,农业部正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包括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以及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等行动,推动我国农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乡村振兴,就是让乡村重新找回发展的自信和价值。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就是希望自己的家乡又富又美。化肥农药用量过多,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边远与贫穷,曾是贵州省赤水市两河口镇大荣村的代名词
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仍处在起步阶段,一些基础性工作还需完善。做好基础工作,加快绿色金融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为促进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作用的发挥,应尽快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建立绿色金融整合统计制度和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做好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政策。而在市场主体方面,她认为影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的因素也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经营主体准入缺乏专门标准。从我国部分区域实践来看,已经有部分地区的试点效果明显,如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福建省等地。以安徽省为例,截至2017年年末,安徽省绿色信贷余额达1700亿元,较年初增加近300亿元,同比增速超过18%,高于全部贷款增速3.7个百分点。在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强环保部门与保险行业的协调与合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也表示,应适时扩大绿色金融改革试点范围。
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17年6月,国务院批复江西等5省份的部分地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我国已逐渐构建起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
其次是绿色金融统计体系不完善,覆盖范围窄、统计内容仍待补充。在张智富看来,当前我国推进绿色金融尚有3项难点有待突破。
缺乏强制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的法规,污染企业环保违法成本较低和财税支持力度不足,被周燕芳认为是影响其发展的政策因素。二是费率厘定缺乏足够的基础数据。
他建议,在第一批绿色金融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将江苏等更多区域纳入试点范围,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参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有机衔接和合力。安徽代表团《关于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议》中写道:特别是合肥市具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业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具有申报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良好基础。代表团同时建议,国家支持合肥市申报试验区,应按照改革创新、服务发展,先行先试、风险可控的原则,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完善绿色信贷机制,深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强化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加强绿色金融开放合作,构建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虽然覆盖面不低,但发展水平却不高。
三是缺乏健全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价机构。同时,要优化地方政府在环责险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周燕芳介绍,截至2016年,我国环境污染责任险的试点已覆盖30多个地区,涉及重金属、石化、危险化学品等多个领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资深经理周燕芳表示。
同时,他也表示,完善绿色金融基础制度安排,还应从激励和约束两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使绿色投融资活动的正外部性和污染投融资活动的负外部性内化为投资决策的收益和成本,从而起到激励绿色发展、约束污染投资的作用。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险种属于商业保险,企业投保意愿不高。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对江西省全省33家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显示,66.67%的金融机构认为绿色金融标准不明确制约了绿色金融的推进。保险公司共提供风险保障金263.73亿元,同比增长8%,各项指标均远低于保险行业整体增速,在整个财产险市场所占比重连0.1%都不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加快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绿色金融试点,是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的现实需求,对于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新潜能,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金融业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绿色金融界定标准不明确,绿色定义与国际公认的绿色定义存在差异。
2016年,全国投保企业仅1.44万家次,保费收入仅2.84亿元,同比增长3.9%。同时,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机制,鼓励上市公司积极主动进行信息披露。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文件。全国两会期间,如何用经济手段激发治污活力,增强治污动力,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们关注的话题。
完善环责强制险制度,提升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相比绿色金融的其他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张智富建议。
评论留言